大美西部,魅力边疆
当前位置:
品牌推广
内蒙古艺术学院:这里的草原在唱歌,这里的骏马在跳舞
来源:环球在线西部视界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0-12-18 | 4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由内蒙古艺术学院主办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暨第六届表演类专业毕业生展演周正式落下了帷幕。据了解,内蒙古艺术学院本次毕业生展演由舞蹈学院、音乐学院以及影视戏剧学院共同组建完成,各学院2021届毕业生通过11场展演活动,为所有观众献上了丰富的视听盛宴。

(摄影/映像内蒙古)

同学最爱的“斯琴奶奶”

在舞蹈学院“传承收获——致敬经典”的民间舞专场演出中,内蒙古自治区著名舞蹈家斯琴塔日哈老师也出现在了艺术学院观众席上,她与现场600多名观众共同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斯琴塔日哈老师为舞蹈学院的毕业生们送上了殷殷寄语。

(斯琴塔日哈老师/摄影 映像内蒙古)

斯琴塔日哈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也是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客座教授。88岁高龄的她,在几十年的舞蹈生涯中,获得了数不胜数的奖杯和荣誉。其中最让她引以为傲的是1986年由她编写的《蒙古族舞蹈基本训练教程》一书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彻底填补了蒙古族舞蹈教学的空白,受到了中央民族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香港和台湾等艺术院校的高度重视。该教材也被广泛用于国内舞蹈艺术类院校的蒙古舞教学活动,使得蒙古舞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桃李满天下,师自谦

(内蒙古艺术学院民族器乐系主任 张婷)

张婷是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的系主任,肩任演出导演的她在演出结束后,被问到是否对本次演出效果满意时,她说:“我觉得在短时间内,学生们能在繁重课业之余,呈现出这样的舞台效果已经很不错了,我相信孩子们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在工作岗位上会更加出彩。”

(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 那日苏)

当天下午,“乐海扬帆”2021届音乐学院专场演出结束后,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系主任,同时也是本场演出的导演那日苏老师,也和我们说:“这次毕业生展演,我们民族音乐系的毕业生能通过这个舞台,把自己在校学习到的民族音乐综合内容展现出来,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

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成立于2018年8月,下设马头琴、呼麦、民族音乐传承创新教学等教研室,内设马头琴、呼麦、亦赫胡尔、四胡、扬琴、雅托噶、民歌、潮尔等专业,包括专业硕士“蒙古族音乐的表演与传承”专业方向、本科民族音乐常规班教学、民族音乐传承班、安达班、乌兰牧骑班等教育构架。

路在脚下,未来可期

戏再好,终归也要落幕。观众们一一退场,而大厅的角落里却站着一对面带笑容的夫妇。

(前来观看演出的学生家长)

他们是舞蹈学院应届毕业生霍子瑜的家长,据介绍,霍子瑜在幼儿园时,就对舞蹈有着格外浓厚的兴趣。虽然有着近15年的舞蹈学习经历,但她在艺术学院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却从不敢产生懈怠。她也从未辜负自身天赋,异常刻苦努力的完成了学业。

临近毕业季,不仅是在校学生,身为家长的他们也显得有些焦虑,霍子瑜的父亲说:“我们希望子瑜将来能更多的提升自己,能够继续读研深造。”(摄影/映像内蒙古)

面对父母对自己未来的期许,霍子瑜也有着自己的考量:“我最近一直在投简历,基本把简历都投给了呼和浩特市区内的教育机构……”,她更希望自己在来年考取教师资格证,将来能够从事舞蹈教育工作。

回顾以往,霍子瑜自2017年考进内蒙古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民族舞专业表演与教育班之后,便将成为舞蹈老师定为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除了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外,她相信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功底也会影响更多对舞蹈有兴趣的孩子们。

结语

内蒙古艺术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7年的全国重点艺术中专——内蒙古艺术学校。1957年,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党组书记布赫同志的亲自倡导下,成立了内蒙古艺术学校,开启了内蒙古民族艺术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建校至今累计培养了5万多名各级各类艺术人才,被誉为自治区的“民族艺术人才摇篮”。

这些毕业生活跃在国内外文化艺术领域,许多人已成为艺术院团、广播电影电视部门的业务骨干,有的在国内外艺术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作曲家阿拉腾奥勒,歌唱家德德玛、拉苏荣、腾格尔,民乐演奏家李镇,指挥家娅伦格日勒,指挥家、作曲家兼音乐制作人三宝,舞蹈家敖登格日勒、康绍辉,电影演员萨仁高娃,影视导演康洪雷,画家李德才、李学峰、李波、韩文中,著名主持人纳森等。


责编:王海霞、张海顺